驻爱沙尼亚大使郭晓梅在爱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最好的文化是共享的文化》
2024-08-02 21:44

7月31日,驻爱沙尼亚大使郭晓梅在爱主流媒体《晚报》发表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最好的文化是共享的文化

我来到爱沙尼亚已经快一年了,爱沙尼亚人民对文化活动的热情令我印象深刻。我时常想起1月13日在塔林音乐与芭蕾舞学院举办的爱沙尼亚文化多样性年开幕活动,就像爱沙尼亚文化部长海迪·普尔伽在致辞中所说,“文化多样性年打开了生活在我们共同土地上不同文化的大门”。在活动中我看到了爱沙尼亚各民族舞蹈、民谣,塞托族的传统服饰,民间工艺芦苇冠的制作,拉赫马遗产中心所展示的爱沙尼亚丰富的文化遗产等,我们也向爱沙尼亚民众展示了剪窗花、用筷子、踢毽子、投壶等富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

如同爱沙尼亚人所说的“最好的文化是共享的文化”,包容性是爱沙尼亚文化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爱沙尼亚位于东西交界之地,首都塔林一度成为“欧洲的十字路口”,东西方文化从空间维度在这里交汇碰撞;塔林老城作为北欧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古城,坐落在现代化城市之中,过去和现在从时间维度在这里交汇碰撞。爱沙尼亚美食也是融合了当地与德国、俄罗斯和瑞典习俗而独具特色。塔尔图被评为2024年欧洲文化之都更是爱沙尼亚致力于促进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和爱沙尼亚文化包容性的体现。在看到“最好的文化是共享的文化”时,我脑海里浮现出中国的一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即以平等、互鉴、对话、包容加强文化交流,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各国优秀文化展现出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强大魅力和勃勃生机,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真正造福整个人类社会。

如果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推广到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不同历史文化、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的国家之间,无论近邻还是远交,无论大国还是小国,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本着开放包容的心态,彼此平等相待,加强交流,增进理解,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和谐共处,合作共赢,这个世界将会减少多少冲突和误解,增加多少和平与繁荣呢?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人文交流始终是各国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的重要桥梁。过去,我们在爱沙尼亚举办了多届“欢乐春节”活动、中爱友谊杯武术公开赛、爱沙尼亚咏春拳锦标赛、茶艺展示等活动,爱沙尼亚的独特魅力也吸引了源源不断的中国游客,两国人民不断增进相互了解。以2024爱沙尼亚文化多样性年为契机,我访问了爱沙尼亚多个地区,与当地民众广泛交流。我很荣幸能够推动中爱文化交流,期待与爱各界人士一道共同努力,让两国碰撞出更多文化交流的火花,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